【名人分享】沈括🌌
沈括─科學家
生平
沈括生於公元1031年,死於公元1095年,是一位北宋著名科學家,字存中,浙江杭州人,宋仁宗嘉祐年間的進士,宋神宗時參加王安石的變法運動,官至翰林學士,元豐五年,公元1082年沈括因徐禧失陷永和城,連累坐貶。
晚年居潤州。築夢溪園(在今江蘇鎮江東郊),舉平生見聞,撰《夢溪筆談》,他傅學多才,成就很多。在司天監時,觀測氣象,繪圖多幅,改造儀器,撰渾儀、浮漏、景表三議;所提倡的歴法,與今陽歴相似,在數學方面,創立“隙積術"(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)、會圓術(巳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,求弓形的弦和弦長的方法),他由雁蕩等山的地形.認識水的侵蝕作用;從太行山巖石中生物遺跡,推知沖積平原形成的過程,沈括對於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産技術的情況,如水工高超、木工喻皓,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,煉鋼與煉銅的方法等,均詳為記録。醫學方面,著《良方》十卷.箸述傳世的尚有《長興集》.使遼所撰寫的《乙卯入國奏請》、《人國別録》在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中保存一部分。研究物品
沈括最為著名的成就就是寫成了在《夢溪筆談》,第一次提到了石油。
另外,沈括在物理學,天文學,數學上都有所成就。
在數學方面,沈括創立了“隙積術”、“會圓術”。
在物理方面,沈括發現了地磁偏角的存在,這一發現比歐洲早了400多年,他也比達文西早了四百年發現化石形成的原理;沈括還闡述了凹面鏡成像的原理,沈括對於共振也有所研究。
在地學方面,沈括由雁蕩山等地形中認識到了水的侵蝕作用;還推論出了沖積平原形成的過程。
沈括的著述,據史書記載,有22種,155卷。現在多已不見,只存《夢溪筆談》、《續筆談》、《補筆談》。另外沈括的詩文在南宋時編成《長興集》41卷,今殘存19卷。以及後人所輯的《蘇沈良方》。
為甚麼要研究
沈括生於官宦之家,自幼勤奮好學,十四歳時就讀完了家裡的藏書。曾經跟隨父親到了不少地方,增長了不少見識。十八歳至南京,對醫藥産生興趣。
影響
沈括在物理學、天文學、數學、文學、音樂、藝術、史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。《宋史·沈括傳》稱他「博學善文,於天文、方志、律歴、音樂、醫藥、卜算無所不通,皆有所論著」。沈括命名了石油,現今石油的中文名稱(日本亦用「石油」)就是沿用了沈括所冠之名。
1979年7月1日為了紀念他,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該台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。
八卦
《宋史》中對沈括的評價有「首鼠乖剌,陰害司農法」這九個字,意思是説沈括首鼠兩端,見風使舵,還愛玩陰的,人品很差。
1. 沈括與蘇東坡曾經在皇家圖書館做過幾年同事。蘇東坡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到了杭州,沈括到杭州巡視時與蘇東坡聊天吃酒,求了蘇東坡近期的詩文,回家就逐字逐句地挑刺,向皇上状告蘇軾誹謗聖上。沈括拿到的蘇詩,其中有這麼兩句:「根到九泉無曲處,世間唯有蜇龍知」。沈括的解釋是,龍就是皇上,皇上好端端地在京城待著,你蘇東坡還去地底下找龍?
蘇東坡以及受牽連的數十人被御史台逮捕,押往京城。在大家努力下,蘇東坡得到從輕發落,貶為黄州(今湖北黄岡)團練副使,受當地官員監視。後來,沈括還去見過蘇東坡,談笑風生,就跟使壞的不是自己一樣。沈括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臉皮厚度,蘇軾則展示了他的肚量寛大。
參考資料
看完了?還不追蹤?
我的影片更有趣啦!姜艾妗S-yt
留言
張貼留言
謝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!
我也有YouTube頻道喔!
----------
按讚|訂閱|分享
頻道: 姜艾妗S - yt
網址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fUXNvKlqtyk_ouY5aH9SO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