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獨立研究】目的一~目的三 實驗結果分析
肆、研究過程或方法
一、研究過程流程圖
二、名詞定義
(一) 視覺暫留:
指人類的眼睛對看到或移動的物體,約有1/10秒時間延遲與殘留。開燈1/10秒之後,我們才能看見物體;若關燈1/10秒之後,原本我們看到的物體才會消失。此種視覺延遲與殘留的現象,稱為視覺暫留。視覺暫留可分為正片後像和負片後像,本作品所探討的為正片後像。
(二) 正片後像:
1. 觀看「煙火」時,常會看到連續不斷的亮線。其實,煙火無論在哪一個位置,都只是一個亮點,由於人類的眼睛有視覺殘留的特性,前後的亮點會在視網膜上呈現線條状。
2. 在螢幕上看到的「動畫」感覺到的是連續的動作,而不是一張一張的圖片。現代動畫片製作是根據視覺暫留的原理,把動作分解成個別動作,再把個別動作連續播放,形成了連續的動作。
(三) 光柵板:
1. 光柵板是在投影片上,印著黑色直條線。配合底圖移動,産生視覺動畫的效果。
2. 光柵板也稱作「光柵片」、「格柵板」、「格柵片」
三、文獻閱讀與歸納
(一) 相關「視覺暫留」的歴屆科展作品:
1. 文獻整理結果:
2. 綜合分析:
閲讀完三篇科展作品後發現如果製作越多張底圖(畫面),視覺動畫效果越好,當然,因毎個人的感受不同會有所差異。文獻中也提到光柵板的線寬比很重要,最佳比例為2:1,但是圖案的不同也要適當的調整光柵板的線寬比例。所以我們的實驗將以自製的圖片,嘗試找出光柵板最佳的線寬比。
(二) 相關「視覺暫留」的網路文獻資料:
文獻整理結果:
2. 綜合分析:
zfang部落格的文章主要是在介紹這個光柵板玩具,也有大致提到不同線寬比的光柵板差異。阿簡部落格的文章更為豐富,除了zfang部落格文章的内容外,還有提供範例和操作歩驟,也有提示幾個影印時要特別注意的地方。最後一個是電視節目【生活裡的科學】,内容是探討視覺暫留的産生,與手繪動畫卡的歩驟。根據上述文獻,我們將探討光柵板的線寬比、移動速度、光柵板的底色顏色與底圖材質等作為實驗的探討因素。
四、研究方法:
(一) 光柵板動畫卡製作説明:
1. 將光柵板放大至150%;臘腸狗底圖放大至160%,並確保兩張圖的黑白線寬比相同。(使用者須依線寬比自行調整放大倍率)
2. 光柵板以A4投影片、黑色碳粉列印;臘腸狗底圖以A4白紙、黑色碳粉列印。
3. 將光柵板置放在上,底圖在下的方式重疊擺放。
4. 緩慢移動光柵板,即可看見動畫移動。
範例:臘腸狗底圖 (來源:【阿簡生物筆記】不插電動畫scanimation-簡介)
(二) mbot光柵板移動方式説明:
1. 先將底圖動畫黏在地板上。
2. 將夾著光柵板的迴紋針綁在mbot上的後側洞口。
3. 利用一台mbot拖著光柵板移動,形成光柵片動畫。
(三) 實驗步驟:
1. 目的一:探討製作動畫卡光柵板的最佳線寬比
(1) 底圖以白紙呈現,黑色碳粉列印。
(2) 光柵板以投影片,黑色碳粉列印。
光柵板線寬比分別為「2:1」、「3:1」、「4:1」。
(3) 將光柵板置放在上,底圖在下,重疊擺放。
(4) 將光柵板黏貼在地板上,並用手移動光柵片,呈現動畫。
(5) 將影片原檔使用影片剪軟體放慢倍速,影片調整至放慢1.2倍速。
(6) 製作並發放問卷,共10人作答。
結果分析後得知,最佳線寬比為3:1
2. 目的二:探討光柵板移動速度不同對動畫卡成像的影響
(1)底圖以白紙,黑色碳粉,放大180%列印。
(2)光柵板以投影片,黑色碳粉,放大180%列印。
光柵板線寬比為「3:1」。
(3)將光柵板(投影片)置放在上,底圖 (動畫)在下,重疊擺放。
(4)將光板黏貼在地板上,並用mbot拖移光柵片 (投影片),呈現動畫。
Mbot動力分別為「20%」、「30%」、「40%」。
(5)將影片原檔使用影片剪軟體放慢倍速,將影片放慢1.2倍速。
(6)製作並發放問卷,共10人作答。
結果分析後得知最佳mbot動力為「20%」。
3. 目的三:探討不同紙質底圖對動畫卡成像的影響
(1)底圖 (動畫)以四種紙質,黑色碳粉列印。
四種紙質分別為「白紙」、「描圖紙」、「投影片」、「貂皮紙」。
(2)光柵板以投影片,黑色碳粉列印。
光柵板線寬比分別為「3:1」。
(3)將光柵板置放在上,底圖在下,重疊擺放。
(4)將光板黏貼在地板上,並用mbot拖移光柵片,呈現動畫。
Mbot動力為「20%」。
(5)將影片原檔使用影片剪軟體放慢倍速,將影片放慢1.2倍速。
(6)製作並發放問卷,共10人作答。
結果分析後得知最佳紙質為「白紙」。
mbot程式截圖:
伍、研究結果與討論
一、目的一
(一)最佳線寬比
我們製作並發放問卷給10個人做測試,以下表格可看出,最佳線寬比為「3:1」。
結果分析:
2:1 的線條太細,能夠看到接下來的動畫圖案,且動畫效果不順暢;4:1雖然動畫數較多,是最順暢的,但線條多又寬,看不清楚動畫内容,所以大多數受試者在最佳線寬比部分,較偏向於選擇3:1線寬比。
二、目的二
(一)最佳Mbot動力
我們製作並發放問卷給10個人做測試,以下表格可看出,最佳Mbot 動力為「20%」。
結果分析:
由於Mbot的移動速度過快,經放慢,20%動力移動較慢,看到的動畫内容會更清楚;40%動力依舊過快,所以有一半的受試者選擇20%動力,並只有2位受試者選擇40%動力。
(二)最不接近原圖
我們製作並發放問卷給10個人做測試,以上表格可看出最差Mbot動力為「40%」。
結果分析:
由於Mbot的移動速度過快,經放慢,40%動力移動較快,所以動畫内容會模糊不清,造成受試者看不到動畫内容;30%動力雖然不是最好的,但是動畫效果還是很清晰,以至於沒有任何人選擇30%動力,卻有7個人選擇40%動力。
三、目的三
(一)最貼近原圖動畫:
我們製作並發放問卷給10個人做測試,以上表格可看出最佳紙張種類為「白紙」。
結果分析:
採用白紙影印時,碳粉黏著效果較佳,底圖較清晰;而描圖紙和投影片在實驗時,因為會看見桌面並反光,很影響觀看品質。總計6人選擇白紙,3人選擇描圖紙或投影片。
(二)最不貼近 (原圖)動畫:
我們製作並發放問卷給10個人做測試,以上表格可看出最差紙張種類為「貂皮紙」。
結果分析:
採用貂皮紙影印時,因貂皮紙上的細條紋,碳粉黏著效果較差,底圖顏色較淺,移動時幾乎不見動畫;而其他紙類的底圖顏色較深,所以動畫依舊很順暢。總計8人選擇貂皮紙,2人選擇白紙或描圖紙,投影片則是沒有人選擇
留言
張貼留言
謝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!
我也有YouTube頻道喔!
----------
按讚|訂閱|分享
頻道: 姜艾妗S - yt
網址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fUXNvKlqtyk_ouY5aH9SOQ